横版动作游戏的黄金岁月
我相信,许多80、90年代的街机玩家都和我一样,对横版动作过关类游戏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。从《双截龙》的兄弟情仇,到《吞食天地2》的蜀汉热血,再到《三国战纪》的华丽连招,这些作品曾撑起了街机厅的半边天。而说起这类游戏的巅峰时期,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卡普空堪称“街机之王”——《名将》《圆桌骑士》《卡迪拉克与恐龙》……每一款都堪称经典。但若要追溯卡普空横版动作游戏的“奠基者”,1989年的《快打旋风》(Final Fight)绝对当仁不让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卡普空在街机领域已站稳脚跟,但野心不止于此。为了彻底掌控硬件与内容的双重话语权,他们斥巨资研发了新一代街机基板CPS(Capcom Play System)。这台基板不仅性能远超同行,更让卡普空从第三方开发商跃升为第一方硬件商。而肩负展现CPS基板实力的首部作品,正是《快打旋风》。
游戏的灵感来源颇为意外——198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《狠将奇兵》(Streets of Fire)。这部剧情俗套的B级片,讲述摇滚女歌手伊莲被机车党绑架,前男友汤姆·科迪孤身营救的故事。卡普空的开发者们却从中嗅到了“街头暴力美学”的潜力:主角的牛仔造型、反派飞车党的嚣张气焰、仓库与地铁的混战场景,甚至那辆老式敞篷车,都被原封不动地搬进了游戏。
更戏剧性的是,《快打旋风》原本是《街头霸王》的续作,定名《街头霸王89》,却因团队对格斗游戏前景的犹疑,最终转型为横版动作游戏。
1990年1月,《快打旋风》以CPS基板首发游戏的身份登场。故事设定在虚构的“大都会市”——这座被黑帮统治的罪恶之都,新任市长哈格(一位前职业摔跤手)誓言终结混乱。然而,一场绑架案打破了平静……
疯狂齿轮(Mad Gear)——大都会市最臭名昭著的黑帮组织,将市长哈格视为眼中钉。他们绑架了市长之女杰西卡,试图逼迫哈格妥协。但这位摔跤手出身的硬汉市长,直接抄起铁管,拉上未来女婿科迪(Cody)和忍者好友凯(Guy),开启了血洗黑帮的救女之路。三人从街头打到地铁,再杀入摩天大楼顶端,最终将幕后黑手贝尔格(Belger)从百米高楼扔下。结局也颇具黑色幽默:科迪与杰西卡度假疗伤,凯回归深山修炼,而哈格则坐在市长办公室,继续规划他的“暴力治国”蓝图。
游戏的操作设计堪称“硬核启蒙教科书”。科迪(白衣牛仔)、凯(红衣忍者)、哈格(壮汉市长)三位角色,被国内玩家戏称为“白人、红人、大壮”。没有必杀技,没有跑动攻击,仅凭“攻击+跳跃”两个按键,玩家就能打出一套连招击倒敌人。更绝的是“保险技”——同时按下两键,角色会消耗血量发动旋转攻击,瞬间清屏脱困。这种“简单粗暴”的设计,配合拳拳到肉的打击音效和动作硬直,让《快打旋风》的手感既硬派又上瘾。
在《快打旋风》的街机厅传说中,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当属“摆拳神技”:当玩家用轻拳击中敌人后,迅速转身打空下一拳,再回身继续轻拳连击,敌人便会陷入无限僵直,直至血条清空。这一技巧对节奏把控要求极高(不同角色的转身速度差异微妙),但一旦掌握,连BOSS都能屈死(最终BOSS除外)。
CPS基板的性能优势,在游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发色数翻倍、多层卷轴流畅滚动、同屏10个敌人的压迫感……尤其是地铁关卡,铁轨震动的音效与车厢颠簸的画面完美同步,让玩家仿佛置身真实的都市战场。更令人难忘的是角色设计:科迪的牛仔夹克、凯的忍者绑腿、哈格的摔跤手腰带,细节清晰到连纽扣都肉眼可见。这些角色后来也成了卡普空的“宇宙级IP”——《少年街头霸王》中的科迪与凯、《街头霸王5》的毒药,均脱胎于此。
而拆汽车、砸玻璃的奖励关卡,更是卡普空的“祖传彩蛋”。第二关结束后,玩家需要狂砸一辆轿车获取高分;第四关则要击碎玻璃橱窗救出人质——这两项“暴力日常”后来被《街头霸王2》继承,成了玩家心中的经典符号。
《快打旋风》的移植史堪称一部“技术妥协史”。1990年SFC版首当其冲:画面缩水、场景简化、凯与第四关被砍、双人模式消失……尽管骂声一片,它仍卖出156万套,足见IP号召力。世嘉MD-CD版稍显良心,凭借光盘容量加入了CD音轨和过场动画,但同屏敌人上限4个的硬伤,仍难掩CPS基板的性能碾压。
2001年GBA版《快打旋风One》虽画面缩水,却诚意满满:隐藏角色来自《少年街头霸王》,森气楼绘制的封面堪称艺术品。2010年的《双重冲击》高清合集,则让新一代玩家在Xbox 360上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街机质感。
但最让国内玩家泪目的,莫过于FC版《Q版快打旋风》(Mighty Final Fight)。1993年,当所有人以为“8位机不可能移植《快打旋风》”时,卡普空却交出了一份Q版答卷:三头身角色、经验值升级系统、新增必杀技……尽管只能单人闯关,但流畅的手感和夸张的“咣咣”音效,让它成了FC末期最后的狂欢。
《快打旋风》不仅是CPS基板的开山之作,更奠定了卡普空“动作天尊”的地位。此后,《名将》的科幻机甲、《圆桌骑士》的中世纪劈砍、《吞食天地2》的千人战场,皆脱胎于它的框架。科迪、凯、哈格这些角色,更是串起了卡普空长达三十年的“游戏宇宙”。
如今,当我们用模拟器重温《快打旋风》时,依然会为那个市长抄铁管、壮汉玩摆拳的硬核年代会心一笑——或许,这就是横版动作游戏最纯粹的浪漫吧。